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04篇
  免费   2681篇
  国内免费   4023篇
测绘学   1760篇
大气科学   1810篇
地球物理   2044篇
地质学   6490篇
海洋学   2658篇
天文学   182篇
综合类   976篇
自然地理   1688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88篇
  2022年   731篇
  2021年   814篇
  2020年   657篇
  2019年   735篇
  2018年   729篇
  2017年   763篇
  2016年   698篇
  2015年   697篇
  2014年   819篇
  2013年   969篇
  2012年   888篇
  2011年   975篇
  2010年   935篇
  2009年   860篇
  2008年   875篇
  2007年   811篇
  2006年   817篇
  2005年   683篇
  2004年   530篇
  2003年   388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1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刘广发  林均民  林枫 《海洋科学》2006,30(11):23-27
以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从小珊瑚藻(Corallinapilulifera)中提取出藻红蛋白,其纯度可达A565/A280大于3,得率为0.173g/kg。该藻红蛋白在498nm和565nm处有两处荧光激发峰,为双峰型。荧光发射光谱检测表明藻红蛋白在pH5.0~10.0溶液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中以pH6.0和pH10.0的稳定性最高。该藻红蛋白对光照敏感,光照度800lx照射17h后荧光基本消失。对氧化剂(H2O2)敏感,在9℃以0.1%的H2O2处理24h,荧光基本消失。藻红蛋白不耐高温,80℃处理0.5h,导致蛋白液褪色,荧光消失。  相似文献   
72.
海底沉积物分析测试方法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海底沉积物分析测试方法标准研究的总体设计,完成了40个分析项目的21份验证报告,进行了实验室间精密度协作性检验工作,在海底沉积物CaCo3,H2Os^-,H2O^ 的分析方法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并建立了ICP-AES法测定海底沉积物中常量、微量、稀土元素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3.
Marine biological choruses observed in Xiamen harbour from August 1981 to October 1982 lasted for a few hours each time during the neap tide in spring, summer and autumn, in both the evening and the morning, with molt energy at frequencies between 700 Hz and 1.6 kHz and spectral peaks mainly at 800 Hz, 1 kHz and 1.25 kHz. During choruses, noise spectrum levels rose up to 46 dB higher than the background noise in the sea Mate 0. The statistics of occurrence of the evening choruses indicate that they might be fairly widespread in and near shallow waters of the region. Sources of such choruses are likely to be attributed to Johnnius belengerii and Collichthys lucidut of the family Sciaenidae.  相似文献   
74.
作者以 Sm Cl3 与 (CH3 Cp) Na反应分离得到了三价稀土有机配合物 [(CH3 Cp) 2 Sm Cl·THF]2 的单晶 ,X-射线四圆衍射测定 ,该配合物属正交晶系 ,Pbna空间群 ,晶胞参数 a=9.6 6 2 (2 ) ,b=16 .4 76 (9) ,c=2 0 .582 (9) ;α=β=γ=90°,Z=4。并分析比较 [(CH3 Cp) 2 Sm Cl· THF]2 与其他三价稀土一氯化物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75.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厦门海湾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桂兰  孙飒梅  曾良杰  庄世坚 《台湾海峡》2003,22(2):242-247,T003
对于局部区域研究,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及其影像的智能化处理技术是获取信息的新手段.本文以IKONOS遥感影像在厦门海湾的应用为例,探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应用于海湾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的应用技术.通过分析高分辨率影像地物特征,提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重要处理技术:采用不同缩放尺度进行分类和利用空间特征及纹理结构进行专题信息提取。  相似文献   
76.
珠江口东南近海海区污损生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研究珠江口东南近海海区污损生物状况,于1986年5月至1987年6月,在香港东南约114和160km,水深为95和113m处布设了两个生物浮标站,并对距香港约172km,水深为115m处的Marex水文气象浮标上的污损生物群落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共采集和鉴定出污损生物78种,其中在浸海只有3个月的试板上,主要有柄蔓足类、水螅和藻类,优势种是细板条茗荷、茗荷和直杯螅.至于浸海时间达6~12个月的浮标(包括沉标)及锚链系统,其上还有相当数量的多种双壳类软体动物、无柄蔓足类和苔藓动物等硬性污损生物附着.在种类垂直分布方面,污损生物群落组成随深度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7.
黄鳍鲷LDH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黄鳍鲷为材料进行两方面研究:(1)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其肌肉,心脏,肝脏,血清,玻璃体,晶状体,脑等组织器官进行LDH同工酶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LDH的同工酶谱带不相同,存在着组织特异性:(2)用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法对其肌肉,血清的LDH同工酶进行分离 ,结果得到12-15条电泳区带,等电点范围在pH为3.65-9.58之间。  相似文献   
78.
1999年4月对南沙群岛海域珊湖礁生态系进行调查,采集了永暑礁和渚碧礁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的生物样品,测定了它们的稳定同位素 13C的丰度δ13C,结果表明,永暑礁中的δ13C 沿着食物链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渚碧礁则不明显.渚碧礁生态系中δ13C 的平均值为 -17.7‰,明显高于永暑礁( -19.5‰),这主要与生物种群的差异,纬度变化及环境因子有关。底栖性鱼类比游泳性鱼类的δ13C 相对高。对于肉食性的珊瑚礁鱼类来说,小型鱼类肌肉中的丰度要高于中型和大型鱼类,这可能是由于代谢反应差异引起的。作为代谢的主要器官肝脏对13C有更高的富集度。温度、生物合成以及初级消费者的食物是以C3 还是C4 植物为主对生物体内的δ13C 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79.
戴燕玉  林茂 《海洋学报》2007,29(3):90-97
在对南黄海和东海毛颚类生态特征的研究数量分布特征后的续篇.重点探讨调查区毛颚类群落性质和群落结构的特征及与海区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本区共记录毛颚类28种,种类季节变化不明显,周年共有种达64.3%;但群落优势种则有季节差异与区域差异.毛颚类群落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J')年均值分别为1.68和0.64.H'的平面分布表现出外部海区大于近岸海区的分布格局.在群落中存在4个生态类群,其中近海暖温带类群和广盐暖水类群可分别指示黄海水、浙江沿岸流和东海陆架混合水在南黄海和东海这两个海区的相互推移和消长过程.此外,从不同侧面的计算分析也表明,影响群落特征值(H')的主要因子是温度和盐度.群落性质是以近岸暖温带低盐种和暖水广布种为主,近岸暖水种和大洋暖水种占一定比例的暖温带-亚热带群落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80.
龙须菜在滩涂贝藻混养系统中的生态作用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伟  张涛  杨红生  刘保忠  周毅  刘鹰 《海洋科学》2006,30(12):72-76
2005年5-7月,在室内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对壳长为48.35 mm±4.27 mm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成贝和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Weber-van Bosse)的4种配比(生物量配比分别为0∶1、1∶1、2∶1、4∶1)进行了混养实验,每周测定养殖水体中营养盐变化情况以及文蛤、龙须菜的存活和生长情况等。实验表明,加入了大型藻类的文蛤养殖系统,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其氨氮、亚硝氮和磷酸盐浓度显著降低,NH4-N从5.52μmol/L降至1.30μmol/L、NO2-N从0.31μmol/L降至0.06μmol/L,而PO4-P从0.48μmol/L降至0.006μmol/L。实验结束后,文蛤及龙须菜生长情况良好,文蛤特定生长率最高达到了0.84%,龙须菜最高则达到了1.79%。本实验条件下,在文蛤成贝养殖系统中加入大型藻类,对养殖水体中的NH4-N、NO2-N、PO4-P有明显的吸收效果,吸收率分别为86%、98%和99%,起到了良好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